文明播報
定格年味“品”年俗

在倍磊古村九如公祠,村民手持義烏市詩詞楹聯學會當場書寫的春聯,笑逐顏開。 李向群 攝

剪窗花、貼春聯、描年畫……市舞蹈家協(xié)會的藝術家?guī)е⒆觽冏哌M基層,錄制新年祝福視頻。

在“2023年何斯路村青少年冬令營”活動現場,孩子與家長共同參與各式各樣的游戲環(huán)節(jié),收獲了眾多歡聲笑語。

廿三里街道金麟社區(qū)開展“尋訪年味,用心留廿”系列活動,邀請本地家庭和新義烏人家庭一起,參與制作糖畫、棉花糖、冰糖葫蘆、開心面包等年俗手工活動。

這組橢圓形彩燈高約4.5米,以“年年有余”為主題,搭配蓮花、錦鯉、霓虹燈等喜慶元素,寓意年年有余、好運連連。

除夕夜,義烏江畔的佛堂古鎮(zhèn)被燈火點亮。一聲聲巨響下,美麗的煙花在義烏江上空競相綻放,把夜空點綴得璀璨生輝,洋溢著一派辭舊迎新的喜慶氛圍。 王松能 攝

春節(jié)期間,我市消防救援人員堅守在一線。義烏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北苑特勤站、稠江消防救援站開展“浙”里卯兔送?!傲x”起添平安活動。 陳文青 攝

紅火的燭光映襯,悅耳的樂聲盤旋,稠江街道龍回村舉行文化活動,共慶新春。

吳店饅頭是義烏人春節(jié)、元宵、端午等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中必用的主食,過年前后,搶購吳店饅頭成了很多人的必然選擇。高峰期,上溪鎮(zhèn)荷市村每天產十萬雙饅頭仍然不夠賣。

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(qū)開展“入鄉(xiāng)隨俗過大年”活動,邀請外國友人到本地居民家中做客,體味中國的年俗、年味和義烏傳統(tǒng)的新年文化。
在中國人的骨子里,年味兒必定是念念不忘的。義烏的年,別樣歡快。殺年豬、捕年魚、撣塵、謝年、放煙花、吃年夜飯,走親訪友來拜年……濃濃的年味兒就藏在這些人間煙火氣里,縈繞在街角巷陌之中。
你看,那喜慶的春聯、大紅的燈籠,那漫天的煙花焰火、遍地的鞭炮碎屑。你聞,那誘人的臘味香、松軟的吳店饅頭,那甜滋滋的紅糖、麻糍,還有媽媽親手燒制的那桌子家常菜?;蛟S,你此時還置身于年味兒之中——穿著新衣帶著年禮、聆聽著長輩們的叮囑……熱熱鬧鬧、紅紅火火,久違的年味兒將你包裹其中。
年味兒,就是由這些微小、具體、充滿儀式感的美好匯成。由市文聯主辦、市融媒體中心協(xié)辦、市攝影家協(xié)會承辦的“這個年不一樣·我家的年味”新春隨手拍活動,用鏡頭定格了這些美好瞬間,鎖住了這馥郁的年味。全媒體記者 左翠玉 文/供圖(除署名外)
責任編輯:吳 潮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