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活動 更多...
文明播報
首批“道路泊位機器人”上崗
經過標識區(qū)域會播報語音提醒,車位上自動升起計時計費裝置……8月1日,樓先生在義烏市金融商務區(qū)金融六街停車時,發(fā)現路面兩側的停車泊位悄然發(fā)生了變化——每個車位上都畫上一道“三色小彩虹”,標識出車位內的智慧地鎖裝置。
這是7月義烏剛剛“上崗”的一批停車智能化終端設備,因為兼具語音播報和自動感應功能,又被稱為“道路泊位機器人”。它可通過物聯網、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無人監(jiān)管、全程自助、方便快捷的道路停車體驗,在金華尚屬首次使用。
據悉,目前義烏市金融商務區(qū)西區(qū)、東區(qū),涉及金融一街、金融六街、金融七街(及支路)、金融八街等400余個泊位已安裝了“道路泊位機器人”。車位收費標準與原先一樣,晚上9點至早上9點為免費時段。運營期間如有極端自然現象或因暴雨導致城市道路嚴重積水時,“道路泊位機器人”也會放棄收費,主動放行。
說是“機器人”,但外觀并不是人形,其實是車位內嵌入式安裝的一個長方形綠黑斜紋相間裝置,與地面齊平。每當車輛正常駛入車位后,該裝置能自動感應到車輛,并實時向系統(tǒng)上報信息,超過免費時段后,它會自動適應車輛底盤高度升起,開始計時計費,直到車主掃完地面的二維碼付費后再下降放行,真正做到無延遲、無接觸的道路泊位計費管理。而當路人走過車位時,地面設備也會感應并發(fā)出語音播報,提醒這里是“道路泊位機器人”車位。
“過去大多數收費道路泊位的管理采取的是‘人工+手持機+地磁’的方式,容易出現停車逃費等現象,這批裝置運行后,可有效解決長停車輛占據公共泊位資源等問題,緩解區(qū)域內停車難的局面?!背峭都瘓F城建資源公司于6月開始對金融商務區(qū)內相關道路泊位進行智能化改造,公司智慧出行部主管成芷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自7月11日這批裝置使用以來,該區(qū)塊內泊位日均周轉率由原先的3.15次/日提升約至7.87次/日,大幅提升了稀缺公共資源的利用率和周轉率。(張云飛)
責任編輯:吳 潮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