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活動 更多...
文明聚焦 更多...
文明播報 更多...
- 19個項目亮相公益創(chuàng)投評審會
- “福彩助我行”公益項目走進義烏
- 義烏啟動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
- 交通守護從“頭”開始
- 消防演練進校園
文明播報
“福彩助我行”公益項目走進義烏
6月19日上午,浙江省“福彩助我行”公益項目組走進義烏“助聯體”,開展假肢和矯形器尺寸測量和倒?;顒樱瑸榉霞僦惭b條件的12名肢體殘疾人進行現場假肢適配取型。
現場,“福彩助我行”公益項目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,詢問殘疾人截肢原因,仔細檢查、測量殘肢,根據殘疾人健全肢體大小、粗細和健康狀況,開展畫圖取樣、適配取模工作,力求做出適配度最高的假肢,并向殘疾人講解了穿戴假肢過程中的常見問題、解決辦法和日常保養(yǎng)注意事項等。
馬忠明是此次符合安裝條件的低保困難殘疾人,因早年患脈管炎做了截肢手術,在完成假肢適配取型后,他激動地說:“自費去安裝這款假肢要1萬多元錢,而且要定期更換,這筆費用對我來說有些難以承擔。這次能免費安裝假肢,我很開心,非常感謝民政部門的幫助?!?/div>
據悉,“福彩助我行”公益項目已連續(xù)開展多年,通過使用省級福彩公益金,為低保、低保邊緣群體、“三老”人員等特殊群體中的殘疾人,免費裝配或更換假肢、矯形器及輔助器具,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,增強他們面對生活、回歸社會的信心。
“這項民生工程的開展,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殘疾人的經濟負擔,殘疾人自理能力得到提高,生活質量得到改善。”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福彩助我行”公益項目的實施,是民政貼心為民的一個縮影,整個項目運行公開公正、規(guī)范有序,申請、審核、器具安裝陽光透明,最大程度地提高困難群眾恢復生活、融入社會的能力,營造了全社會助困、助殘的良好氛圍。(余依萍)
責任編輯:吳 潮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