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活动 更多...
文明播报
一条老街 20项非遗 佛堂打造精神共富新高地
围裙、土布、竹编、麦秆、牛皮箱、喜庆挂件,酥饼、红糖、麻花、梨膏糖,打铁、打锡、银器、传统照相术……不走进佛堂老街,不会知道这里面藏着多少惊喜。
随着佛堂老街不断优化布局和开发?;ぃ嚼丛蕉嗟姆且畔钅孔呓辖?,佛堂古镇文化底蕴愈发浓厚。短短500多米的佛堂老街主街,竟然有着20余项非遗项目。一项项非遗,成为佛堂老街历史长河中一颗颗“璀璨明珠”,记录着佛堂古镇居民的往昔岁月,讲述着一个个关于老街与非遗之间的故事,在佛堂美丽城镇“人文美”建设中大放异彩。
佛堂照相馆是义南地区最早的照相馆,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。信步走进佛堂老街商会街27号,拥有百年历史的“佛堂照相馆”焕然一新。承载着几代人青春记忆的非遗项目——传统照相术,也在重新开业后再现生机。市民可以在此体验,感受百年老馆的魅力。

佛堂老街的拐角处,杨姐的“吉颜绸庄”总能吸引不少游客驻足。杨姐告诉记者,之前她听闻佛堂老街开发,便想把传统土布纺织技艺发扬光大。从此“吉颜绸庄”扎根佛堂老街,“向阳而生”?!跋M芪炀日饷糯呈止ひ兆鲂┝λ芗暗氖虑?,让更多人爱上土布文化?!毖罱闼?。
“叮叮?!狈鹛美辖稚希皇庇写蛭?。“章德锡艺”店内,唐樟德戴着老花镜、手执平锤,一下一下地敲打,手中的锡器慢慢成形。偶尔听到有“识货”的游客点评,唐樟德会停下手中的活,站起来介绍自己的锡器。唐樟德说,开了这家打锡铺后,他将尘封多年的老伙计都搬到店内,希望能把打锡工艺传承下去。

义乌梨膏糖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贾江英的“宏妈梨膏糖”位于佛堂老街牌坊下?!肮淌乇拘?,方可长远。作为义乌传统非遗项目,只有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,才能让梨膏糖焕发新生?!奔纸⑹辈皇苯涟韫蟹刑诘睦嬷?,她说,古镇老街的文化氛围,是她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。
老街非遗中,另一种引人注目的美食就是“王记酥饼”。和面要揉匀揉透,抹油要均匀通透,摘胚要大小匀称,烘烤要火候适中……“王记酥饼”的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。“王记酥饼”是地道的百年老店,酥饼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泽法说,他家的酥饼已传承多代,因选料讲究、做工独特、香酥可口,得以远近闻名。

老街不老,朝歌常新。近几年,佛堂镇政府通过引入3D灯光秀、改造蒲川水街、开发城市客厅等方式,吸引更多的非遗项目入驻佛堂老街。接下来,佛堂镇还将通过民俗文化节、“非遗+文旅”等多种融合新模式,让佛堂老街真正成为非遗展厅与集聚地,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共富的双向奔赴,进一步彰显佛堂美丽城镇的人文特色和历史底蕴。(陈洋波)
责任编辑:吴 潮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