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活動 更多...
文明播報
宋詞中的元宵情懷
從宋至今,已是千年。去年,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,要打造以宋韻文化為代表的浙江歷史文化金名片。千年宋韻文化是浙江極具標志性的文化名片,當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遇上宋韻文化,將會產(chǎn)生怎樣的奇妙反應?
據(jù)記載,西漢司馬遷創(chuàng)建《太初歷》,將元宵節(jié)列為重大節(jié)日;隋朝之后,元宵節(jié)有了“元夕”“元夜”的說法;唐代又有“上元”之稱,唐末偶稱元宵。除了稱謂的更迭外,元宵節(jié)的慶祝方式也在不斷發(fā)展。其中,以逛燈市、觀燈會為主的活動備受推崇,從隋朝的九層燈輪,到唐朝的燈樓,再到元代的花燈樹、明代的動物花燈和鰲山燈,這些“元宵風景”充分反映了各個朝代的文化內(nèi)涵。
這樣的良辰美景,文人墨客豈可辜負。
“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”
唐宋八大家之一,北宋歐陽修是位寫情愛的高手,其詞有一種綺麗之感。比如,他在《生查子·元夕》中,用“去年元夜”與“今年元夜”兩幅元宵圖景,展現(xiàn)相同節(jié)日里的不同情思,仿佛影視中的蒙太奇效果,將不同時空的場景貫穿起來,寫出一位女子悲戚的愛情故事。
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。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?!蓖高^上半篇,我們仿佛看到這樣的一幕:去年元宵佳節(jié),一位美麗的女子和情郎按照約定,在月兒升上柳梢頭的黃昏后相見。美好如約而至,有情人漫步在燈火通明的花市,買花、觀燈,說著甜言蜜語。
“今年元夜時,月與燈依舊。不見去年人,淚濕春衫袖?!焙蟀肫P鋒一轉(zhuǎn),到了“今年元宵節(jié)”,這位女子再一次來到花市,月色依舊美好,燈火依然璀璨,身邊卻已不見情郎蹤影,不斷涌出的眼淚瞬間濕了衣襟。
“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?!?/p>
在很多人看來,如果說蘇東坡的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是吟唱中秋的詩詞代表,那么辛棄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則是元宵詩詞的代表,開篇和結(jié)尾都是名句,稱得上是千古絕唱。
“東風夜放花千樹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寶馬雕車香滿路。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(zhuǎn),一夜魚龍舞。蛾兒雪柳黃金縷。笑語盈盈暗香去。眾里尋他千百度。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?!?/p>
用現(xiàn)在的白話文來說,其大意為:東風吹過,樹上的花燈晃動,就像千樹繁花一樣。裝飾豪華的馬車來往穿梭,散發(fā)出來的香味在整條街彌漫。鳳簫奏出的優(yōu)美旋律四處回蕩,明月當空發(fā)出皎潔的熒光。在這個熱鬧的夜晚,各色形狀的彩燈在夜里飛舞。穿戴華麗的美人面帶微笑,從人群中穿過留下淡淡的香氣。我在人群中千百次的尋覓,都沒有找到她。誰知不經(jīng)意間的一個回頭,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(fā)現(xiàn)了她。